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拇指外翻 之一

 #拇指外翻

聽說有五成的人有,在瑜珈課中,到目前為止我遇到的機率大約一堂課中會有三~四成的人有拇指外翻,在年齡層越高的課堂,比例越高!
(寫完時發現越寫越多,決定分兩篇,請按讚發摟!


而,我也有🙋🏻‍♀️,我爸爸和姐姐都有拇指外翻,
當我認知到自己有這個症狀是開始瑜珈時,那時已經三十幾歲了...
剛開始也不以為意,但才發現連腳趾頭要張開也都學了好久,還有就是討厭老師常說山式時大腳趾併攏🙄,因為根本做不到(氣!);但在日常中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別困擾,就是覺得鞋子難買,和走路走久了磨腳...
學習越多肌動學及越來越認識自己的身體,才認知到,拇指外翻其實影響甚大,身體的一些失衡如足踝,膝蓋,髖,骨盆的問題,可能源頭都跟拇指外翻造成的足弓問題所引起!
對於拇指外翻有級別差異,(文末有相關文章鏈結)我的應該是屬於輕度15~20度,拇指和第二趾已經頭碰頭在一起的是中度以上,到拇指交疊在第二趾上的是屬於嚴重等級,可能要開刀治療。但聽過很多手術後的狀況反而更糟....
拇指外翻最明顯的除了拇指關節的囊腫,也會造成足外翻,也就是內側足塌陷,以我的狀況,我內側足弓還在但偏低,且足外翻,足踝內傾,當然膝蓋和骨盆都會受影響而代償!長期以來(aka年紀大了),不舒服的狀況就一一浮現!
➡️那該怎麼辦?!
拇指外翻根本原因是遺傳,也就是我們就是筋骨奇異,但難道就宿命嗎?不,越不在意它,還愛穿緊鞋、襪,只會越嚴重!怪爹娘也是沒用,最後痛還是自己擔...
市面上說什麼產品或手法是可以把角度調整回來,我也覺得不可能,不要再繳智商稅了~ 
🎈我覺得拇指外翻只要能夠不再惡化,不讓外翻角度加重就是進步🤩
❤️以下是我個人經驗!
1) 關注足底,多赤足(還好有瑜珈),襪子最好穿五指襪,或至少兩趾襪也好,分趾器是有用的,鞋墊可能只是讓你的足底更懶散...
2) 學習建立足弓,每天給足底按摩,舒張腳趾頭,足部的一些練習,如抓毛巾,訓練腳趾撿地上東西..
3) 有做都有用,至少像我現在,拇指外翻的角度沒有再增加,大腳趾的外展角度也練回來許多,在山式站立兩腳的大腳趾終於可以相互靠近了!!這可是幾年來才有的成就啊~
第一個影片中是我發現能讓我把大腳趾張開的重要關鍵,就是提起"舟狀骨粗隆",當然足弓就能提起,大腳趾因此才能張開往外!否則, 外翻的大腳指根本動不了!
目前我的右大腳趾比較能執行,左腳還在努力中!(圖一是前後對照)



其實,原則還是一樣!!學會張開腳趾,足弓上提!!!
🦶Anusara順位系統裡的足部的根基的練習,十分有幫助!!因為是以足底的四個點,這讓足底的感受覺知的判斷比起一般認知的三個點更有效益! 而在直立站姿中細微的覺知足底的四個點的重量分配可以更好的對位骨盆的擺放位置,如山式時足底的四個點重量均衡的話,骨盆就會剛好落在腳跟正上方!也就是調整好足底的重心擺放,骨盆就容易擺好,身體其他部位也隨之對位!



聽說有五成的人有,在瑜珈課中,到目前為止我遇到的機率大約一堂課中會有三~四成的人有拇指外翻,在年齡層越高的課堂,比例越高!
(寫完時發現越寫越多,決定分兩篇,請發摟!👍
而,我也有🙋🏻‍♀️,我爸爸和姐姐都有拇指外翻,
當我認知到自己有這個症狀是開始瑜珈時,那時已經三十幾歲了...
剛開始也不以為意,但才發現連腳趾頭要張開也都學了好久,還有就是討厭老師常說山式時大腳趾併攏🙄,因為根本做不到(氣!);但在日常中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別困擾,就是覺得鞋子難買,和走路走久了磨腳...
學習越多肌動學及越來越認識自己的身體,才認知到,拇指外翻其實影響甚大,身體的一些失衡如足踝,膝蓋,髖,骨盆的問題,可能源頭都跟拇指外翻造成的足弓問題所引起!
對於拇指外翻有級別差異,(文末有相關文章鏈結)我的應該是屬於輕度15~20度,拇指和第二趾已經頭碰頭在一起的是中度以上,到拇指交疊在第二趾上的是屬於嚴重等級,可能要開刀治療。但聽過很多手術後的狀況反而更糟....
拇指外翻最明顯的除了拇指關節的囊腫,也會造成足外翻,也就是內側足塌陷,以我的狀況,我內側足弓還在但偏低,且足外翻,足踝內傾,當然膝蓋和骨盆都會受影響而代償!長期以來(aka年紀大了),不舒服的狀況就一一浮現!
➡️那該怎麼辦?!
拇指外翻根本原因是遺傳,也就是我們就是筋骨奇異,但難道就宿命嗎?不,越不在意它,還愛穿緊鞋、襪,只會越嚴重!怪爹娘也是沒用,最後痛還是自己擔...
市面上說什麼產品或手法是可以把角度調整回來,我也覺得不可能,不要再繳智商稅了~ 
🎈我覺得拇指外翻只要能夠不再惡化,不讓外翻角度加重就是進步🤩
❤️以下是我個人經驗!
1) 關注足底,多赤足(還好有瑜珈),襪子最好穿五指襪,或至少兩趾襪也好,分趾器是有用的,鞋墊可能只是讓你的足底更懶散...
2) 學習建立足弓,每天給足底按摩,舒張腳趾頭,足部的一些練習,如抓毛巾,訓練腳趾撿地上東西..
3) 有做都有用,至少像我現在,拇指外翻的角度沒有再增加,大腳趾的外展角度也練回來許多,在山式站立兩腳的大腳趾終於可以相互靠近了!!這可是幾年來才有的成就啊~
第一個影片(請看我的 粉專 <iframe src="https://www.facebook.com/plugins/post.php?href=https%3A%2F%2Fwww.facebook.com%2FVicyogalife%2Fposts%2Fpfbid0TBqcArRxx7kTsoskCGJTm4z3gtZCatV8nTgVBFW9FjDt8WsHXDm3wZUSFWVk93ral&show_text=true&width=500" width="500" height="0" style="border:none;overflow:hidden"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iframe>)中是我發現能讓我把大腳趾張開的重要關鍵,就是提起舟狀骨粗隆,當然足弓就能提起,大腳趾因此才能張開往外!目前我的右大腳趾比較能執行,左腳還在努力中!(圖一是前後對照)
其實,原則還是一樣!!學會張開腳趾,足弓上提!!!
🦶Anusara順位系統裡的足部的根基的練習,十分有幫助!!因為是以足底的四個點(圖3),這讓足底的感受覺知的判斷比起一般認知的三個點更有效益! 而在直立站姿中細微的覺知足底的四個點的重量分配可以更好的對位骨盆的擺放位置,如山式時足底的四個點重量均衡的話,骨盆就會剛好落在腳跟正上方!也就是調整好足底的重心擺放,骨盆就容易擺好,身體其他部位也隨之對位!
另外,在Anusara的練習中,即使腳板沒在地上的體式我們也常注意要腳趾張開,不論是在勾腳和繃腳的型態,因為腳趾張開,足底也才有機會張開,腳底的肌肉會連動到腿的肌肉,學會足底發力也可以更平衡腿的內外前後側的發力!!(不信你看😆


但,
最近我更認知到的是,拇指外翻,更重要的是在 #動態上的拇指動作重建
(期待看下篇…..請按讚、留言)
➡️Anusara順位系統工作坊(線上30小時)! 請留言或私信!
➡️常規瑜珈線上課 https://forms.gle/yz5pAvbKLyBCbkRw7
(10堂以上可回看!)
🎈實體課SPACE Yoga
療育瑜珈/Hatha/Flow




另外,在Anusara的練習中,即使腳板沒在地上的體式我們也常注意要腳趾張開,不論是在勾腳和繃腳的型態,因為腳趾張開,足底也才有機會張開,腳底的肌肉會連動到腿的肌肉,學會足底發力也可以更平衡腿的內外前後側的發力!!(不信你看圖四😆
但,
最近我更認知到的是,拇指外翻,更重要的是在 #動態上的拇指動作重建
(期待看下篇…..請按讚、留言)
➡️Anusara順位系統工作坊(線上30小時)! 請留言或私信!
➡️常規瑜珈線上課 https://forms.gle/yz5pAvbKLyBCbkRw7
(10堂以上可回看!)
🎈實體課SPACE Yoga
療育瑜珈/Hatha/Flow

從頭頸為首的瑜珈觀點

  最近入手的新書,感謝神隊友從上海人肉快遞回來, 其實想買的還有一些,最後先挑這兩本,收到時覺得很有意思,剛好都是身心學派的書,一個是富蘭克林技法,一個是亞歷山大技法,一本以骨盆為主軸,一本雖然從技法對應到瑜珈,但談論到反而是著重從頭的位置來做身體的調整!! 剛好這都是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