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收下巴有用嗎?!

 你都是用「收下巴」來調整頸椎或頭的位置嗎?



🤔
在瑜伽課或是健身時也常聽到的「收下巴」這個引導, 老師或教練的用意應該就是把頭帶回來順位, 但是這個指令是有效的嗎? 🤷‍♀️

✅瑜珈界的 #喉鎖#喉輪
喉嚨的位置是頭顱和頸椎的交界點, 在瑜伽裡有所謂的喉鎖(Jalandhara Bandha),以收束喉頭的位置來調控呼吸及能量.Jala這個梵文字義是網子, 而dhara的字義是連結, 收束 , 傳說是這個Bandha就像是漁夫在收大漁網時, 先把漁網收集並夾在下巴之下, 這樣的動作, 而衍生這個喉鎖的能量收束法.



這個位置在能量上也是 #喉輪 的位置,喉輪與是溝通、表達的能力,更重要的特質是「真實」!
表達真實,真實的表達~
❇️頸椎該有的姿態
當然這部位是頸椎, 頸椎要能維持自然的曲度, 才是支持頭部最健康也是最高效的角度.大部分的人的頸椎問題大多因為”頭前伸”的常見錯誤型態, 造成頸椎偏直, 甚至是反弓, 也就是成為後凸的C型, 或大椎後凸突起成富貴包~




#收下巴 有用嗎?
話說回來, “收下巴”或更強烈的”下巴下壓”, 其實就像是點頭向下一樣, 可以拉長頸椎後側, 似乎可以讓頸椎不再前伸, 頭帶回, 但頸椎可能會被拉的更僵直(不信去壓下巴後去摸摸脖子兩側的肌肉,而且還會擠出雙·下·巴😱,再說,這樣可以「真實」表達嗎?!)。
要是從這樣的角度去做動作, 頭看似調整回來, 但其實活動度會受限, 更不用說要是做一些承擔身體重量的動作或體位法, 如頭倒立, 橋式, 肩立式 (先說好 #橋式和肩立身體重量不該放在頸椎, 而是在肩膀啊!)

❇️從「內在」啟動
要讓頸椎回到自然曲度, 當然可以應用頸椎外側的肌肉, 尤其是前側的胸鎖乳突肌和後側的斜方肌, 尤其是如果這些肌肉已經是很緊或無力的狀況, 應該先鬆解.
但更重要的是從內側深層啟動, 有兩個關鍵:#舌骨的順位+#深層頸屈肌.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但不常被關注的部位, 『#舌骨』,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骨頭沒有跟其他骨頭連結, 漂浮在C3前方, 在喉結之上, 會厭和甲狀腺之下, 主要功能跟吞嚥和呼吸有關.只靠著許多肌肉上下連結形成頸椎的連頭顱和胸前的重要連結”網”. 網子耶, 有沒有?! 上面提到『喉鎖』梵文(Jalandhara Bandha), 這麼有意的巧合!! 然鵝, 喉鎖怎麼做, 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但討論到現在, 舌骨的位置, 就是頸椎活動的一個關鍵位置啦!舌骨也在筋膜的深前線上, 更不用說提起頭的最重要肌肉, 是在頸椎前側的重要深層肌肉頸屈肌的啟動了!

❇️到底!?
所以該怎麼做可以讓頸椎回位「舌骨往後靠歸位, 並啟動深層頸屈肌」但這不是有用的引導, 試問有多少人知道舌骨在哪, 頸屈肌是誰?
✅試試這個『喉嚨前側保持打開, 喉嚨頂端往後, 往上, 感覺從口腔頂端往頭頂拉長』, 做了這個引導之後去摸摸頸椎後側, 應該會回歸柔軟且toned, 並有適當頸椎曲度. 感受一下從這樣的位置去做動作(轉頭, 後仰), 有多大的差異!
🤓看到這裡,還不幫粉專 #VicYogaLife,按讚👍

沒有留言:

從頭頸為首的瑜珈觀點

  最近入手的新書,感謝神隊友從上海人肉快遞回來, 其實想買的還有一些,最後先挑這兩本,收到時覺得很有意思,剛好都是身心學派的書,一個是富蘭克林技法,一個是亞歷山大技法,一本以骨盆為主軸,一本雖然從技法對應到瑜珈,但談論到反而是著重從頭的位置來做身體的調整!! 剛好這都是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