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從頭頸為首的瑜珈觀點

 最近入手的新書,感謝神隊友從上海人肉快遞回來,

其實想買的還有一些,最後先挑這兩本,收到時覺得很有意思,剛好都是身心學派的書,一個是富蘭克林技法,一個是亞歷山大技法,一本以骨盆為主軸,一本雖然從技法對應到瑜珈,但談論到反而是著重從頭的位置來做身體的調整!!
剛好這都是我教學最重視的兩個區塊!!而且身心學是我近幾年的新歡~~ 

這本瑜珈與身心智慧,原名是Smart Yoga,本想先翻翻,沒想到一翻就想讀完,內容其實都是熟悉的領域,作者是位資深的澳洲亞歷山大技巧老師,但反而是在年輕時就接觸瑜珈,甚至在印度上過Viniyoga~Deskarchar的課,之後也接觸了Iyengar Yoga嚴格精準地練習,可是發現跟他在亞歷山大技巧的學習有很大的分歧,他幾乎放掉了瑜珈,之後遇到一位學習過亞歷山大技巧的瑜珈老師,與之合作,把亞歷山大技巧溶入瑜珈教學。

書裡的內容很全面地提及到身心的不同層面的探討,如解剖,能量流,肌筋膜,疼痛管理...也有對於體位法的做法有不同一般為了做到動作或所謂的正位地介紹,而是從亞歷山大技巧的理念對於瑜珈動作地闡釋!
*改善活動的起始控制,實現頭頸與軀幹的平衡
*克制慣性反應
*培養協調性,恢復肌肉與結締組織的彈性與張力
*重建本體感覺和動覺的可靠性,提升對身體的覺察力
*學會聆聽身體的聲音,解除容易使人受傷的緊張感
*鎮定神經系統,改善頭痛頸痛,貝不及膝蓋不適 

ㄟ,上述這些,跟我想在教學中傳遞的幾乎一樣耶!!!

寫這麼多,其實書裡也說,要把亞歷山大技巧的動覺練習是很難用文字描述出來的,所以當然還是得找亞歷山大老師的課來上,就能體驗啦~~~  
 
不然,有一場2023年6/11在台南的 "倒立及後彎的頭頸工作坊"~ V帶領,你也可以來找到頭頸如何幫你身心調和!!!
https://facebook.com/events/s/%E5%80%92%E7%AB%8B%E8%88%87%E5%BE%8C%E5%BD%8E%E7%9A%84%E8%82%A9%E9%A0%B8%E5%B7%A5%E4%BD%9C%E5%9D%8A/626495045544272/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哪裡疼痛就拉伸或按摩這些部位?!

 哪裡疼痛就拉伸或按摩這些部位?!

對於某類型的疼痛,尤其是常常反反覆覆的肌肉拉傷,或不明的疼痛,以為可能就是這些部位過緊所以該去伸展來緩解,或者去按摩想按開這些疼痛?!

疼痛可能當下會有些緩解,但疼痛可能反反覆覆又回來。

 

我自身的經驗也是如此,前陣子中背部又小拉傷,是的又",雖不是大疼痛,但就是會不舒服,我以為又是過緊或是過勞,所以做了不少的伸展來嘗試緩解,疼痛是貌似緩解但疼痛還是惱人,疼痛就擺爛休息啊,但休息也不會讓疼痛消失啊,後來我想起,應該試試相反的練習,強化的穩定練習!所以我開始訓練肩胛的穩定度,甚至做了不少倒立的練習,因為負重的順位練習效力更大(做錯風險也更大)。練習完的當下疼痛立減70%,而到隔天,一直戳著我將近一星期的疼痛竟完全消失,我還差點忘記這件事....

 

這類反反覆覆的拉傷,或者會時不時的在不同部位疼痛或緊張,常常是因為身體感受不穩定而收緊的保護機制,按摩或刻意的伸展這些部位並不是身體最需要的。這樣的保護機制不再只是肌肉骨骼機制更多是神經系統的防禦模式。必須要提醒,這樣的情形常出現在過度柔軟的人,或者就是"關節過動症候群"的人們... (關於關節過動症,是個值得重視的議題,因為就在你身邊...)

 

該怎麼辦,建立穩定度啊!!當身體感受到穩定,神經系統也能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緊縮防禦機制,疼痛緊張和焦慮也會退散!!而,隨年齡增長,身體的穩定度練習,應該只有要加倍重視!

 

其實,回顧這陣子,自己的情緒及心理到達一個少見的新張力,邏輯思考的腦袋還很困惑沒理解出為什麼,發覺時覺得自己已在爆發的邊緣,難怪身體就如實的反應出一些狀況...

 

身心連結,如實如是!

 



學會如何啟動身體自癒力!

六月份實體工作坊,在Space Yoga 從探索身體的關鍵~髖開始!!

https://withinspace.com/workshops.php?c=2023-victoria#tab1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本來好做的體式為何變得做不好??

 一位通常都只上較進階課程的學員,在上次下課後詢問了一些身體疼痛的問題,而我把觀察到她身上一些膝蓋超伸及足弓問題可能引起在身體架構上的影響,尤其是髖前推導致髖疼痛,跟她說明了一些,

這星期她難得來上了療癒課,而其實我這堂療癒課不是一般以為的那種放鬆秀秀的型態,而是把身體功能性的正位練習放到瑜珈應用,本周是平衡體式(見上篇本周主題),下課後這位學員詢問,本來以為比較強的右腿,沒想到今天感覺反而相反是比較不穩的一側?Why?
一位通常都只上較進階課程的學員,在上次下課後詢問了一些身體疼痛的問題,而我把觀察到她身上一些膝蓋超伸及足弓問題可能引起在身體架構上的影響,尤其是髖前推導致髖疼痛,跟她說明了一些,
這星期她難得來上了療癒課,而其實我這堂療癒課不是一般以為的那種放鬆秀秀的型態,而是把身體功能性的正位練習放到瑜珈應用,本周是平衡體式(見上篇本周主題),下課後這位學員詢問,本來以為比較強的右腿,沒想到今天感覺反而相反是比較不穩的一側?Why?


我觀察兩腿的差異,發現其實她右腳的足弓和腳踝的內傾歪斜是比左腳嚴重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差是因為在課程中我們著重正確的排列身體及啟動該工作的肌肉,這與她之前的慣性練習方法可能很不同(足弓內塌及膝超伸,),所以以前做得”好”的,在正位練習時反而做不好了….
這對於一些已經練習幾年,動作也都做得到也自覺做得好,但現在在一些看似基礎的動作反而做不好,這樣的沮喪感需要被理解及化解 
我跟這位學員說明了,她以前的慣性可能都掛在關節或韌帶上,而沒真的使用關節周圍的肌肉,而隨著久而久之造成了一些軟組織磨損,身體開始出現一些怪怪的疼痛。我提醒她感受一些剛才這樣順位的練習時和練習後,疼痛是否改善很多,她才恍然,對耶!本來會痛或以為會痛的都沒感覺了! 
就是如此,這樣的感知力,不只對身體也對神經系統都是需要被鼓勵及銘記的,因為慣性的印記(Samskara)是很深的,而要改變印記最好的方法,是建立新的良善的印記!!
有覺知,就會帶來改變!
🌸想了解更多,歡迎來到我的課堂!! 🌸
🎈瑜珈順位流動線上課(歡迎隨時加入)每週二、五晚上(報名十堂可回看)👍詳細課程 介紹 ❇ https://forms.gle/QgoyvfLVUnHNgLQSA
🎈實體課 Space Yoga
👉膝蓋微彎來預防膝蓋超伸有用嗎?
我觀察兩腿的差異,發現其實她右腳的足弓和腳踝的內傾歪斜是比左腳嚴重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差是因為在課程中我們著重正確的排列身體及啟動該工作的肌肉,這與她之前的慣性練習方法可能很不同(足弓內塌及膝超伸,),所以以前做得”好”的,在正位練習時反而做不好了….
這對於一些已經練習幾年,動作也都做得到也自覺做得好,但現在在一些看似基礎的動作反而做不好,這樣的沮喪感需要被理解及化解 
我跟這位學員說明了,她以前的慣性可能都掛在關節或韌帶上,而沒真的使用關節周圍的肌肉,而隨著久而久之造成了一些軟組織磨損,身體開始出現一些怪怪的疼痛。我提醒她感受一些剛才這樣順位的練習時和練習後,疼痛是否改善很多,她才恍然,對耶!本來會痛或以為會痛的都沒感覺了! 
就是如此,這樣的感知力,不只對身體也對神經系統都是需要被鼓勵及銘記的,因為慣性的印記(Samskara)是很深的,而要改變印記最好的方法,是建立新的良善的印記!!
有覺知,就會帶來改變!
🌸想了解更多,歡迎來到我的課堂!! 🌸
🎈瑜珈順位流動線上課(歡迎隨時加入)每週二、五晚上(報名十堂可回看)👍詳細課程 介紹 ❇ https://forms.gle/QgoyvfLVUnHNgLQSA
🎈實體課 Space Yoga
👉膝蓋微彎來預防膝蓋超伸有用嗎?

從頭頸為首的瑜珈觀點

  最近入手的新書,感謝神隊友從上海人肉快遞回來, 其實想買的還有一些,最後先挑這兩本,收到時覺得很有意思,剛好都是身心學派的書,一個是富蘭克林技法,一個是亞歷山大技法,一本以骨盆為主軸,一本雖然從技法對應到瑜珈,但談論到反而是著重從頭的位置來做身體的調整!! 剛好這都是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