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平衡體式手肘要夾在肋骨? 輪式從地面上推前的預備階段, 雙手臂要夾緊在耳邊?? 側板式時手掌要放在肩膀正下方?
這些”順位”真的有幫助你好好的hold住你自己嗎??
以上這些手臂的指令是常聽到順位方法,但其實肩關節(盂肱關節)的開口位置,並不在你想像的?!
圖一可以看到盂肱關節連結到肱骨的角度,並不是正對外(額狀面),而是微向身體前側轉(額狀面前方35度),這個生理構造影響手臂的活動度,(圖片來自基礎肌動學)
要是手臂要做外展上舉,在120度高度時手臂必須外轉之外,才能達成手臂上舉過肩,這應該是大多常被討論到的手臂旋轉,但是手臂從哪個位置轉動,卻是少被提及,當肱骨沒被好的放置在盂肱關節,而又要求手臂要去做動作,就容易產生肩夾擠,要是還要扛重物,受傷的風險更高!如在健身房的推舉動作,通常都會要雙手之間距離比肩寬,手肘在預備時是離身體75度左右,這會最容易發力,也是整個身體力矩最穩定的角度.
回頭來看瑜珈的手支撐
下犬式,雙手掌之間到底要多寬,"「與肩同寬」是模糊的定義,內肩寬?還是外肩寬?要是內肩寬度,會讓手臂要伸展(肩屈)時需要的手臂外旋空間受限,很多人容易卡在肩內側靠近耳朵部位。而要是雙手腕的正中央對齊外肩寬(三角肌外側) , 這樣的距離可以讓肩膀更有空間活動
同理可證,四柱支撐體位法,雙手的距離也如同下犬式,甚至Chaturanga這個動作就如同扛槓鈴的屈肘承重姿勢,只是Chaturanga是扛自身重量。很多老師要求這個體式手肘要夾住肋骨,聽說是可以幫助承擔重量,但事實上手臂在這個姿勢上是無法穩固在肩窩裡,整個肩胛帶的肌肉是無法正常啟動來穩定肩胛,甚至扛重的重要肌肉前鋸肌是無法啟動的。要是這樣夾肋骨在這個體式上,手腕和肩膀前側受傷,常常也只是剛好....(圖A 手肘夾住肋骨, 肩頭收不回肩關節, 卡在前側, 更不用說兩手距離過近, 手掌沒壓好, 小臂沒垂直地面, 而圖B 雙肘又過開, 肩胛帶無法好的
Chaturanga 雙手距離與外肩同寬, 手肘與肋骨不需夾緊但也不該太開, 讓整個前胸和後背, 及手臂 肩胛周圍的肌肉 都可以共同合作!
再說一個手支撐體式~側板式,常聽到手掌要放在肩膀正下方?!同樣,這個位置看似合理,因為會讓手臂是垂直地面,但忽略了手臂連接到肩窩的肌動學角度及力線,所以才容易覺得是自己手無力,一直發抖,然後手肘手腕疼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