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Osho的自由與慈悲

最近很多網站都被堵住了,要update這裡,其實很不容易! 但也想想, 這樣剛好可以"看到"我對我blog的attachment(我執)


最近看完了osho奧修的"慈悲". 這是我的第二本osho的書. 第一本是"自由". 會選擇這本是因為在書店的架上, Osho的系列有一大串, 還有不同版本. 我選擇的是生命潛能出版的系列, 沒別的原因, 就是比較讀的順眼, 你知道的, 這是翻譯的書, 要找自己比較看得懂的版本.


會繼續看Osho是因為讀了"自由"覺得這個人的想法實在太獨特了, 腦袋裡一定裝著更多有趣的東西! Osho對於自由的說法是, 真正的自由, 是當每個個人都可以為自我負責時, 則所有社會體制,系統, 社團, 機構, 政府, 黨派, 宗教或甚至家庭都是不需要的! 這看起來很極端, 甚至令人無法理解.


Osho認為這些都是某種限制,制約,和奴役.當然, 這些的前提在"每個人可以為自己負責時"!!! 這是個重要前提! 要達到這個前提, 一個人要可以"有勇氣"脫離這些制約限制, 要了解要離開這些制約且看起來安全的地帶(comfort zone), 其實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因為別以為這些限制都是別人加壓給你的, 大部分都是自己不願離開的! 也就是飛翔的恐懼! 你有飛出金籠子獨自飛行的勇氣嗎?


Osho 還說 "別讓愛成為關係"! 他並不是反對愛, 而是反對婚姻, 他認為"相愛的人共同生活必須是出自愛, 而不去介入或侵犯彼此的個體性." 這樣純粹的愛,只是去愛, 就不會有期待, 一旦有關係, 就會產生期待,有期待就會有失落.


這些種種聽起來都很不尋常, 是吧!? 有點馬克思主義, 有點嘻皮,有點極端, 但是, 我讀起來很有趣, 這些想法都讓你去思考, 你未必要完全認同, 但是這些都值得去"再想想": 自己目前和所有人的"關係",自己是否有勇氣去"成為"自己? 自己的恐懼是什麼?


Osho的"慈悲", 當中提到"同情"和"慈悲"的不同. 同情不是慈悲,Osho說慈悲不是你給別人的東西, 慈悲是來自神性來自存在! 同情是來自"你", 同情只是強化你的ego, 慈悲只有在自我完全消失時才有可能存在! 慈悲不是施捨沒有"給予"的感覺, 慈悲是不求回報的. 書裡提到Osho對甘地的絕食抗議的不認同, 他認為那是種"暴力", 因為甘地的絕食是有要求的. 這是很有趣的論點! 他提到慈悲無法去做,慈悲是來自於純粹的存在! 只可以從"靜心"來.


在這兩本書都提到"自由"的勇氣和"慈悲"都是來自"靜心"!也就是"meditation" 冥想或靜坐! 深層的inner peace和智慧都來自靜心! 這也是我下一本osho的書!

沒有留言:

從頭頸為首的瑜珈觀點

  最近入手的新書,感謝神隊友從上海人肉快遞回來, 其實想買的還有一些,最後先挑這兩本,收到時覺得很有意思,剛好都是身心學派的書,一個是富蘭克林技法,一個是亞歷山大技法,一本以骨盆為主軸,一本雖然從技法對應到瑜珈,但談論到反而是著重從頭的位置來做身體的調整!! 剛好這都是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