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尷尬的臀大肌II: 夾不夾?

十月的Yoga Journal當中的Anatomy專欄講了一個其實我也納悶很久的問題,就是在後彎時的臀大肌(Gluteus Maximus),到底要不要夾緊??之前寫過一些關於這個肌肉, 還真是個尷尬。 在許多傳統拉筋老師都會跟你說要夾緊屁股,並將骨盆往前推,這是兩個動作,骨盆前推會造成groin緊張,容易拉傷Psoas,大腿骨也會前推,這和Anusara的系統是完全相反地,有空再來討論這個,此篇的重點在臀大肌!另一派的論點是臀大肌在後彎時,必須要放鬆的,因為它是骨盆的外旋肌肉,而在我上過的大部分Anusara老師若是提到Gluteus 大都採比較中立的說法。Jonasgluteus需要engaged (用力),但是不需要用力到可以夾碎核桃呵。

 

夾緊派的說法,是因為一但臀部夾緊,後彎造成的下背部不蘇胡馬上就會減緩,但是,放鬆派的說法是,夾緊會造成外旋限制後彎。所以,到底怎樣才對

 

Gluteus Maximus臀大肌是在最外層的臀肌,她有兩個止點,在大轉子和Tensor Fascia Lata上,所以收縮臀大肌可以產生三個作用,除了可以使股骨外旋和外展之外,還可以使股骨伸展(extension). 其實這也就是可以使骨盆作除了外旋還有伸展(extension)! 所以在Asana後彎的動作中,整個髖關節需要extend,這時臀大肌也可以幫上忙,但是,尷尬的事就是,我們只需要臀大肌的hip extension的功能,而不要另外的兩個外展和外旋的功能,那怎辦?

 

 

 

文章說到,該不該夾臀要看你的Iliopsoas髂腰肌的鬆緊。看圖,iliopsoas在身體前方, 是主要的hip flexors, 而身體後方的hip extensor之一,臀大肌, 在後彎時,hip extensors 必須是拉長的, iliopsoas是主要的hip extensor, 所以必須也是整個伸展開來,對於髂腰肌過緊的人,會拉緊腰椎,因為髂腰肌上端連結到腰椎(1~5),造成骨盆上方前傾,這也是造成許多人在後彎時下背痛的原因。這時若是hip extensors幫助,也就是臀大肌收縮可以幫助延展髂腰肌,這也就是為何對有些人夾緊屁股是有用的。但是,對於那些髂腰肌比較鬆的人,也就是那些後彎像在吃便當輕鬆的人,他們本身就可以輕鬆的拉長髂腰肌,若是加上夾緊臀部,他們反而會覺得沒法進入更深的後彎!

 

你是哪一種人?我是第一種,要認命的那型。但是,文章中有提出一個很好的solution! 就是, 要幫尷尬的臀大肌解套的方式,就是只用到可以作hip extension動作的部分肌肉,少用到那些會造成外旋和外展的肌肉。

 

臀大肌可以幫助後彎的肌肉,是下半部的肌肉,也就是坐骨下方的肌肉。所以我們要再後彎時用到這裡的肌肉,臀部上和中段肌肉會亂事,所以儘量不要用到他們。怎麼做呢?作者Cole用很多文字介紹練習方式,讀過也試著作過,啊簡單來說,就是AnusaraInner Spiral內螺旋! 而且是很多很多的內螺旋! 先作個練習,左手扶牆或桌,提起右腳,保持腿打直,將右腳趾轉向面對左腳跟的方向,這時去摸摸臀部應該都是鬆鬆的沒用力,這個動作就是要內收大肌才可以作到的內旋,然後再用到hamstring的幫忙,將腿往身體後方後提,手放在右坐骨下方,腿後伸直到手感覺坐骨下方的肌肉開始用力,但是保持臀部上半部是沒用力的。是吧,這就是Anusara的內螺旋! In, back, and apart!大腿內轉,大腿骨往後, 大腿骨彼此遠離!

 

文章用setu bandasana來練習如何只用到坐骨下方臀肌,這一樣要用到內收大肌和hamstring, 還要加上股四頭肌收緊. 準備動作躺在地上,開始可以將腳內八,用內螺旋的力量提起臀部,到膝,臀和肩膀連成一線之後,股四頭肌用力像是要把膝蓋伸直的力量,注意臀部只有坐骨下方的肌肉用力,上半部保持放鬆!這個練習就像是Chris要我們夾磚練習,和JohnBen的內轉雙人練習是一樣的。

呵,又可驗證AnusaraUniversal Principles真是”! 用簡單的指令和方法,但是在肌動學上卻是完全正確的!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blog症候群

Y!的blog沒法上傳文章,只可以來這裡po 文章, 我想這次真的"擋"很大.....

但是有點焦慮, 怕沒新文章, 大家會忘了我. 但是,我真的在乎的是這個嗎?

其實,我的blog一向很低調, 留言者不多,每天的pageview也普普,會常上來看的也都是老朋友,或沒見過面的老朋友(網友).我也沒認真的利用過blog來作為我瑜伽職涯的行銷工具,

所以寫的東西, 很多都只是純粹想分享,純粹自己爽.

但是,不可諱言, 因blog認識更多人, 也讓一些人認識我,

認識我在上海的第一對朋友,

或是在第一次去嘉義竟然也被認出來, 真是小小的虛榮...

但是,我真的在乎這個嗎?好像不是, 我真的是自己爽,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我想就是connection....

沒有對外發言和連結, 整個就是孤立的.... 哇....(泣)

這可真是個test, 沒blog的時後是怎麼活的~~~

還好有還有這裡~~~~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線上閱讀瑜珈

幾乎每天上網都會到其他瑜珈人的blog晃一下, 看看大家的新鮮事, 心發現, 練習, 新活動.... 反正, 總是有所得! 而且, 樂此不彼. 網路2.0真是個蓬勃的年代, 各種user generated 的內容, 源源不斷, 真是考驗著我的資訊饑渴度.... 我想, 我的blog左下的欄位會不停長大下去, 真是開心, 可以認識越來越多瑜珈人!


另外, 自從瑜珈雜誌(Yoga Journal) 因為XX原因已經停刊, 原本的發行人尹岩和她的瑜珈館就在推出了線上版的瑜珈文摘. 剛上去讀了一下, 滿用心的設計和編排, 以網上閱讀的模式, User experience還不錯. 還有音樂陪伴呢. 多媒體的閱讀模式, 是原本的平面雜誌所感受不到的. 內容而言, 當然無法像拿在手中的雜誌豐富, 但事也算誠意十足. 值得推薦, 畢竟為瑜珈作的讀物, 是值得鼓勵的!
http://online.zcom.com/full/12447/online.html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我不買啦

最近悄悄的生起一個念頭, 想要給自己一個挑戰, 這挑戰聽起也許很蠢, 對某些人, 但是對我而言, 是頗有挑戰性的,這個挑戰就是,未來這一年內,不花錢買任何一件新衣服。這個念頭興起,是因為回台北的家時,故意不帶衣服,因為也是要挑戰自己的另一個障礙,”匱乏"的障礙。因為總是來回不同地方時,總是需要打包行李,但是我每次都會有小焦慮,就是什麼該帶什麼不需要帶的焦慮。最後,就行李就常常被塞滿,但是以為可以打發時間讀的書,卻連翻都沒翻,又揹回來,以為會需要的面膜,最後還是懶到根本忘了敷。最後都會覺得自己很三八,浪費精力的考量很久裝好的行李,還花了很多力氣揹來揹去,最後,其實只需要其中20%的東西。我想,很多原因都是因為我覺得 “缺乏”, 我可能本來就缺乏安全感,所以覺得需要很多,所以才會把行李塞滿。這也就是 “匱乏感”, 一直覺得缺了些什麼….. 這是很深的病,不自覺的,所以我會囤積一些用不完的保養品,衣櫥總是覺得少一件,鞋子填滿鞋櫃….

在Tantra 哲學中有所謂的三個Mala,可以翻作 “幻象”,Anava Mala (覺得匱乏), Maiya Mala (疏離感) , Karma Mala (覺得沒能力去做). 我就是給Anava Mala這個幻象給蒙了眼睛。這個幻象就是the feeling of not enough,總是覺得缺乏什麼。其實這幾年,我對很多東西的慾望減少很多,不再追求名牌或所謂的潮流,衣服鞋子也只以舒適為需求,不太化妝,甚至連保養都很懶。但是,看到喜歡的瑜珈服也是會想買,看到正流行的服飾還是會想要試穿,看看自己的模樣,而且我還有個壞習慣,喜歡變化,所以新東西對我而言有吸引力,所以有時還是會給她買下去,因為,我就缺這一件…. 就是缺這個…

可以看到自己很瞎的行為,是發現一個美妙的真理,我們本來就是圓滿的! Tantra 哲學中相信,每個人本來就是生來圓滿的,不匱乏的(Fullness! lackless!)一切的不滿足或匱乏感都是自己的假象。所以,上次去清邁時發現我鼓鼓的化妝包沒跟來時,我本來整個panic,但是我還是好好的過的一個月;去年完全沒準備在台北過冬,靠著幾件才在衣櫃本以為已經退休的,甚至因為有斑點以為不會在穿的衣服,整理一下,一點都不像是舊衣,還是撐過了幾個寒流。我其實發現,原來自己,什麼都不缺!!反而,覺得生命之流帶給我許多的新發現和創意,去取代我原本以為自己缺乏的。一旦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缺,I am lackless!! 還可以讓我作最喜歡的創作時,真是開心的。

所以,這是我的願望,就從我最常被攻破的弱點開始,未來一年,我不要再花錢買新衣服了,瑜珈服也是,現在的就很足夠了,想要變化就從舊的衣服改裝,已經改裝了幾件,太好玩了,還有超過十年以上的舊衣服呢,等我可以上傳照片再來分享吧,...… 以前的我真是敗家….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老爸老媽.....

為什麼和爸媽的相處, 總是不能如我所願....


因為是最親的人, 你知道他們不管你做了什麼, 他們都會原諒你.都會容忍你, 所以, 常對他們的溝通方式和你對其他人的方式, 總是少了警覺心, 甚至有時嘴裡說的或是態度上會做出和你真正的心意不一樣的方式表達出來. 你明明就很愛他們, 但是你就是會說出或做出可能傷老人家的心的事... 也許, 我們從小都沒學會如何的相處, 和如何的溝通. 尤其, 在這人生中最初也是最終, 也是最重要的一段關係上....


忘記在哪本書上看到, 當你認為你已經開悟了, 或是在心靈學習上有些成就或是進展時, 試著跟你的父母同住一星期, 再來說你是否真的像你自己認為有長進......


.
老爸和老媽, 我是真的很愛你們的.... 只是我還在學習要怎樣表達.... 你們一定要給我時間喔!!!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對Pincha Maruyasana的解悶

昨天入手的瑜珈體式與解剖,本想再睡前翻一翻,沒想到越看越有趣,就花了大約一個多小時給讀完了。就像是第一印象一樣,深入淺出,對於解剖的入門者也應該看的懂,對於個別肌肉的介紹不多,所以若是有Key muscle這本的陪伴也是不錯的。



內容中有比較完整的整理肩膀和骨盆這兩個girdles,其實也就是Anusara中講的4 corners of the body,也就是軀幹的四個角落,基本上這四個角落連結到四肢,若是四肢甚至到末端有傷,都可回推到這四個角落的運作是否正確,反之亦然!Anusara 的Universal Principles主要也就是為了安全的肩膀和髖關節運作。 在肩膀的介紹,連結Shoulder Girdle, 胸廓, 和脊椎的肌肉連結, 除了6塊幫助穩定的肌肉, 還有肩袖(Rotator cuff)所需要的穩定性. 還加上前胸與rib cage的肌肉連結. 當中提到的rotator cuff在倒立姿勢中的重要性.



這讓我連結到我的練習. 讓我想通難怪我沒法在Pincha Maruyasana穩定停留. 我對Pincha的練習有小執著, 每次的自我練習都來一下, 其實我最近的Pincha有比較進步, 因為了解的頭頸和dristi的位置, 可以讓身體比較正位. 但是, 其實還有本身肌肉的問題, 我想根本就是我的肩胛的外旋和上舉的肌肉運作有問題!原因很可能是肩胛因為以前不懂事的亂練頭倒立跌下來的舊傷, 這已經有快兩年的時間了,還是沒完全好,連側睡都會不太舒服。書中剛好討論到這點,頭倒立和Pincha Maruyasana都是手舉過頭的動作,若是前鋸肌,上斜方肌,菱形肌,提肩肌這四塊肌肉沒有好好合作,或是肩旋外肌(Infraspinatus, Teres Minor)過緊或無力都會讓倒立不穩定. 左肩的問題, 我想是複合式的問題, 我回想難怪在一些老師在為了Pincha 的準備練習時, 也就是站立時,用手掌抱磚, 肘彎90度, 在高舉過頭, 要我們夾緊磚頭時, 不可以被老師的手打下來, 在這個簡單的動作我都覺得吃力…. 肩膀酸且無力…



這樣的了解, 才讓我長久以來的納悶有點釋懷, 我應給我身體時間和幫助她復原, 以前都只以為是肩膀緊的問題, 練習時只是很粗魯的要求她”打開”, 原來很不得方法…. 對不起, 請原諒我, 謝謝你, 我愛你!

瑜珈新書

誠品幾乎是我家的圖書館, 走路就可以到信義區的總館去, 最近發現幾本瑜伽新書, 值的推薦



瑜珈體式與解剖



瑜伽體式與解剖-  晨星出版, 這是剛出版的書, 我翻了翻覺得還不賴, 作者Susi 是加那大人, http://www.anatomyandasana.com/ 這個網站的老師, 我還沒機會仔細研究這個網站, 看他的書寫法應該是IYENGAR老師, 看過很多國內外的書, 還沒注意過這個老師的, 我回查了原版書, 因為其實還是習慣看原版, 發現這是在2006就發行的書. 我翻了這本中文版, 內容翻的還不錯, 中文順暢, 瑜伽詞彙也翻的正確, 有點小可惜的是許多的醫學名詞沒有附加上英文原文, 這是有點可惜的, 因為翻譯的文章常常容易出錯的地方或是習慣用語不同, 造成原意沒法正確的被了解. 若是以專業角度看, 醫學名詞是需要原文對照最好!內容方面, 很簡單易懂, 對解剖學的初學者也很容易入門!許多基本知識都有解說, 還有專門對瑜伽相關的體位法和mudra及banda都有解釋, 有些是沒聽說過的, 一翻就想想買!! 我研究一下 之後, 再來分享心得!



教瑜伽-學瑜伽:我們在這裡相遇



這本是" Teaching Yoga" 的中譯本, 心靈工坊出版, Danna Farhi 一位應該也是Iyengar老師所寫的書, 我有原文版, 但是也是我的書債之一, 我還沒讀完... 雖然已經買了兩年多了. 但是我翻過一部分, 書的內容很清楚的對於瑜伽教學的探討. 不是教條式的寫法, 而是以幾個可能遇到狀況來探討. 這是我的TT時老師也推薦的書. 我還沒機會翻中文版, 不知道中文翻的如何. 但是這位老師可是很多人很喜歡的老師, 上次去花蓮還跟小英老師和麗娜老師聊起這位老師, 這位老師六月時還有去北京開workshop喔! 在坊間許多"做" 瑜伽的書, 可還沒有像這樣一本對於瑜伽教師的ethical道德責任有深入討論的書!



心靈瑜珈:改變生命能量的20個法則



這是Swami Veda的著作, 心靈瑜珈-改變生命能量的20個法則, Swami多次來台灣, 每次都剛好沒機會去聽他的課, 我讀過一本關於他的書"遇見喜馬拉雅山的大師", 作者也是視Swami Veda為尊敬的上師. 我翻了翻書, 裡面是Swami的演講精華, 內容很豐富,簡單且很有深度, 翻到一篇關於靜坐, Swami說, 不要為了自己靜坐, 那要為什呢?  讓人很想繼續讀下去, 買!!

願呼吸與你同在

最近因為眼睛做了近視雷射手術, 眼睛經歷一次轉化, 在術後需要休息和保養, 聽起來很簡單, 但是我因此發現自己有多貪心....




有很多藥水要點, 每次要隔五分鐘, 這五分鐘最好是閉眼休息,老實說, 這個間隔真的可以看出我有多沒耐心, 很奇怪, "想看"的慾望, 連五分鐘都嫌久, 我想我每次一定都沒真的閉眼五分鐘, 我就會等不及張開眼, 做一些有的沒的事, 看報看書看雜誌看電視, 問什麼有這麼難. 我在想這個問題, 我知道休息很重要, 若是手腿的不舒服或受傷, 我還會甘願的休息, 但是對於"看"這點, 我就是閒不下來, 可以不看電視但是沒法不看書, 可以不聽音樂但是沒法不讀點東西, 可以不吃零食, 但是眼睛閒不下來.... 我就是很難放我的眼睛去Savasana....



嘗試一些方式, 等那五分鐘. 心裡默數100, 常不知數到哪, 小睡片刻, 我沒法這麼進入狀況, 要真睡著五分鐘是醒不來的.好像只有數呼吸是對我有用的. 我用著靜坐的專注方式去調息數息, 這是我是過最有用的方式了, 慢慢的數息, 心也可以靜下來, 一吐一吸數1, 一直到10, 再倒數回到1, 重複幾次. 也許搞不好也沒真的有5分鐘的break, 但是真的有relax的效果!! 額頭眉尖就鬆開來, 肩頸也放下來, 感覺有呼吸真好....



後來, 幾乎在所有不知如何排解的空檔, 我都開始這樣的練習, 或是在我覺得熱, 覺得煩躁, 覺得生氣或沮喪, 覺得緊張時, 或是在我睡前, 等車, 排隊, 走路.... 想到就做個幾次, 真的耶, 感覺無論如何, 無論發生任何事, 自己一個人或是跟很多人, 都有呼吸永遠的陪著我. I should never be alone! 而且, 平靜就隨之而來! 原來平靜, 其實是很容易達到的!!!



所以, Star war中說的 "May force with you!(願原力與你同在!)" 我要說, "May breath with you!" 之後, peace就會發生了....



Om Shanti Om~

從頭頸為首的瑜珈觀點

  最近入手的新書,感謝神隊友從上海人肉快遞回來, 其實想買的還有一些,最後先挑這兩本,收到時覺得很有意思,剛好都是身心學派的書,一個是富蘭克林技法,一個是亞歷山大技法,一本以骨盆為主軸,一本雖然從技法對應到瑜珈,但談論到反而是著重從頭的位置來做身體的調整!! 剛好這都是我教學...